【環球網報道】2014年11月16日,第十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閉幕,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也迎來了建院57周年紀念日。作為已連續參加十屆航展的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來說,神箭報國,利器安邦,無疑是院最光榮的使命。
  1957年11月16日,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前身——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正式組建成立,中國“導彈之父”錢學森擔綱首任院長。今天,一院即將迎來她的五十七歲生日。
  作為中國航天的發祥地,一院的發展歷程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縮影。五十七年來,一院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運載火箭研製之路:十種型號“長征”系列運載火箭並先後投入使用,實現從常溫推進到低溫推進、從串聯到捆綁、從一箭單星到一箭多星、從發射衛星到發射載人飛船的技術跨越;具備發射近地軌道、太陽同步軌道、地球靜止軌道空間飛行器的能力;火箭可靠性、經濟性、入軌精度和適應能力達到國際一流水平,併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市場占有一席之地。
  從成功發射中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“東方紅一號”,到成功發射“神舟”五號載人飛船實現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,再到成功發射中國第一顆人造月球衛星“嫦娥一號”實現中國深空探測零的突破,在中國航天這三大里程碑上,一院都做出了重要貢獻。
  中國航天建立豐功偉績的歷程,也是不斷培育形成偉大精神的歷程。航天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中最璀璨的瑰寶,這些精神既發揚於一院,又在一院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。一院“頑強、毅力、忍耐、堅定”的院魂便是航天傳統精神、“兩彈一星”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的凝練與升華,同時也是對航天三大精神的反哺與回饋。
  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,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事業。一院隊伍秉承航天精神,大力協同、集智攻關,在完成了載人航天、深空探測等重大工程之外,更不斷培育偉大的航天精神,並將這種精神立意為時代精神進行倡導,將辯證思維精神應用於文化建設,讓航天文化汲取中華文化又反哺中華文化。
  2013年,由一院組織撰寫的《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哲學思想》一書順利出版,並將其入藏國家圖書館;同年11月29日,在習總書記提出“中國夢”一周年之際,一院將在神舟十號飛船上進行搭載的 “箭在心中”,連同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模型,共同作為航天人用實際行動圓“中國夢”的光輝見證一併捐贈給國家博物館,將其列為正式館藏永久保存。在展示我國航天事業光輝成就的同時,讓為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一院航天人永遠被歷史銘記。12月,一院再圓滿完成以“嫦娥三號”為代表的航天發射任務時點,以國家圖書館為首站,在全國開展了二十餘場以“九天攬月 華夏夢圓”為主題的航天精神巡講以及航天主題圖片展,向社會展示航天文化,宣傳航天精神。後續,一院還將繼續借力國家大型文化平臺,持續推進航天精神傳播的善舉。
  航天精神源自長期事業發展的實踐,這是形成精神文化成果的基礎,它反映了民族精神,體現了時代要求,凝聚了行業力量;它包含著實事求是、勇於創新、以人為本、艱苦奮鬥的元素,對推動事業的發展起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,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“中國夢”的強大精神動力。
  中國航天事業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輝煌,新一代航天人在繼承和發揚老一輩航天人精神的同時,正在用不斷的創新、堅定的改革來創造新的輝煌,實現持續健康的發展,從而實現航天夢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,一院將以更加堅實的步伐,更加扎實的奮鬥,充分發揮研究院的龍頭帶動作用、核心支撐作用、戰略基石作用、技術拉動和推動作用,努力實現國際一流宇航公司目標,為中國航天未來發展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新的更大貢獻。  (原標題:珠海航展閉幕日 航天一院喜迎建院57周年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k04akjh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